2020年车辆工程专业招生简介

来源:汽车工程学院发布时间:2020-07-01浏览次数:1407

车辆工程

1.师资情况

常州工学院车辆工程专业创办于2014年,是常州工学院结合国家发展规划,依托地方产业布局,重点发展的产教融合型应用型工科专业,是常州市、江苏省乃至长三角地区重要汽车工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车辆工程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3人,具有博士学位12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人;本专业现有实验指导教师3人,其中高级实验师1人。车辆工程专业承担着重要的省部级和市厅级研究课题,面向长三角地区汽车工业发展需求和科技前沿,围绕汽车行业产品开发与创新体系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关键共性技术等开展了大量的基础行和创新性研究。目前已经形成了新能源汽车运动控制、智能汽车运动控制和新能源汽车运行品质的三大围绕新能源和智能汽车领域前沿技术研究的科研团队。

2.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苏南、面向长三角区域经济,结合地方产业发展趋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掌握必备的汽车、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在汽车工业及其他相关工业领域,特别是车辆工程领域从事设计开发、科学研究、生产制造、实验测试、管理决策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5年左右,预期达到以下目标: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机械工程及车辆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在工业界、学术界、教育界成功的开展与专业职业相关的工作,适应独立和团队工作环境以及管理决策;能够在社会大背景与跨文化背景下理解和成功地解决车辆工程实践问题,能够与国内外同行、专业客户进行沟通交流;具有车辆工程专业领域的知识更新、终身学习的意识及不断自我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专业特色

车辆工程专业注重学生的基础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本科阶段所学核心课程包括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材料、电工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互换性与测量精度、热工基础、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控制工程基础、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械制造基础、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电控技术、汽车设计、汽车试验学等。本专业学生需参与的主要实践性环节包括专业综合认知实习、机械制图综合训练、金工实习、电工实习、汽车构造拆装实习、毕业实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车辆工程专业在汽车行业的重大变革中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开创了智能控制微专业课程,通过理论教学、研讨课程、课程设计等课程体系为学生未来就业提供了良好的专业基础。

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注重学生的科研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和提升,现有面向本科生的新能源汽车科创团队和智能汽车科创团队。每年由学生申报并获批多项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参与科创活动的学生人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

车辆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注重与国内顶尖高校和企业合作。目前本专业常年举办“汽车大讲堂”线上专题讲座,聘请国内985和“双一流”高校教授和博士与学生就汽车领域热门问题展开交流互动。同时,本专业还注重校企合作办学,在我校首创“校企合作毕业设计”,通过与中汽研(常州)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广汽丰田和中端电子等国内一流科研院所、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的合作,让学生依托实际课题跟随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完成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车辆工程专业充分利用学科团队优势和校企资源,为本专业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和就业渠道,为本专业学生在相关领域深造和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前景和机遇。

4.实验平台

车辆工程专业现有中心实验室、新能源汽车实验室、振动与噪声实验室、智能汽车运动控制实验室等四个大型的综合性实验室。2019年和2020年中央财政又为本专业再次投入实验建设经费,目前新增实验设备300余万。

目前车辆工程专业实验室总建筑面积约2726.7平方米,主要面向本专业学生开展相关实验、创新实践、实习或实训等项目,可开设项目数目为32个。本专业实验室下述的汽车构造设计实验平台具有发动机解剖运行台、共轨柴油发动机解剖运行台、汽油直喷发动机解剖运行台、汽车电动转向教学系统、汽车主动悬架教学系统、四轮驱动传动系统解剖运行台、电控汽油发动机实训系统、电控自动变速器实训系统和车身电器系统实训系统等大型整车和零部件实验平台,可满足本科生汽车专业构造、理论和设计等专业课程的教学需求。同时,为了进一步对接汽车行业智能化和电气化的行业变革,本专业还配有配备有新能源整车实验与测试平台、驾驶员在环实验测试平台(dSPACE)和LMS声强分析系统等大型教学科研实验设备。同时本专业还配有近百平米的智能控制研讨实验室,可同时为50余名在校生开设智能汽车相关方向嵌入式系统开发综合实践课程。

目前本专业的实验室可以充分满足本科生的实验教学、创新训练、实习实训和教师科研需求。